2023年春节是《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实施以来的第8个春节。在公安民警、平安志愿者、各级政府部门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今年除夕至大年初五,上海空气质量总体保持在优良状态。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今天(1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成效显著,加上白天污染物累积程度较低且夜间空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好,1月25日(大年初四)夜间至1月26日(大年初五)早晨,上海PM2.5小时浓度保持在优良水平。
(相关资料图)
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大年初五凌晨上海PM2.5浓度短时上升,最高值61微克/立方米出现在2时,随后PM2.5浓度逐步走低,7时已降至40微克/立方米。
比较外环内外区域的空气质量数据,可以发现燃放烟花爆竹对外环外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仍然较大。
监测数据显示,大年初五0时至7时,外环外区域的PM2.5浓度显著高于外环内区域,出现了长达3小时的轻度污染。2时至3时,外环外区域PM2.5实时浓度最高达到106微克/立方米。
PM2.5浓度空间分布数据显示,大年初五2时,除崇明、浦东、金山等区的个别点位外,上海外环外大部分区域的PM2.5浓度均处于超标状态,燃放烟花爆竹对外环外部分地区产生了短时较明显的影响。
2023年大年初五2时,上海各空气自动站PM2.5小时浓度空间分布图
过一个安全、文明、环保的春节,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呼吁,广大市民继续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持续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成果。
燃放烟花爆竹是影响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上海市监测数据表明,集中燃放的烟花爆竹会导致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在短时内急剧上升,其中PM2.5小时浓度可达平时的10倍以上。
2016年起,上海启动实施《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外环线以内区域全面禁放烟花爆竹,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以除夕夜间至大年初一凌晨的PM2.5小时浓度为例,《上海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实施后(2016—2023年平均)较实施前(2013—2015年平均)大幅降低,“削峰”效果明显。
关键词: 烟花爆竹